舞蹈实训课常见问题专业解答
本周“你问我答·师生互助”专栏聚焦舞蹈实训,针对舞蹈实训课中学生反馈集中的核心问题,由舞蹈教师团队结合教学经验进行专业解答,助力同学们提升实训效率,扎实掌握舞蹈技能。
问题1:实训课练习旋转动作时,总出现重心不稳、落地摇晃的情况,该如何改善?
解答:舞蹈旋转(如点翻、平转)的核心是“重心稳定”与“发力协调”,改善需从基础训练和动作细节两方面入手:


1.基础重心训练:每日实训前增加10分钟“站立平衡练习”,双脚并拢站立,双手叉腰,感受身体重量均匀分布在双脚掌,头部保持端正,眼睛平视前方(避免低头或仰头),可先从静态平衡练起,再过渡到单脚站立平衡,逐步增强核心控制力。
2.动作细节调整:旋转时注意“发力点”——以脚掌(或脚尖)为支点,腿部肌肉收紧,避免膝盖弯曲;旋转过程中身体保持直立,不要前倾或后仰,双臂保持稳定姿势(如叉腰、托举),避免因手臂晃动打乱重心;落地时脚掌先着地,顺势屈膝缓冲,减少冲击力。
拓展知识点:不同民族舞的旋转风格不同(如维吾尔族旋转强调快速轻盈,蒙古族旋转注重稳健有力),练习时需结合舞种特点调整发力方式。
易错点提醒:不要追求旋转速度而忽略动作规范,初期可放慢旋转节奏,先保证每一圈的稳定性,再逐步加快速度。
问题2:实训课学习古典舞“提沉”动作时,始终找不到腰腹与呼吸配合的感觉,动作显得僵硬,该怎么练习?

解答:古典舞“提沉”是身体与呼吸融合的基础动作,关键在于“以气带动身体”,可通过分层练习突破难点:

1.呼吸与身体感知练习:先坐在地面,双腿盘起,双手放在腰腹处,缓慢吸气时感受腰腹向外扩张,呼气时腰腹向内收紧,重复5-8次,建立“呼吸带动腰腹”的意识;再站立练习,吸气时从腰椎开始向上“提”(感觉身体被向上牵引),呼气时从腰椎开始缓慢向下“沉”(避免弯腰驼背,保持脊柱直立),动作幅度由小到大,逐步找到腰腹的控制力。
2.结合简单动作巩固:在“提沉”基础上加入手臂动作(如吸气提时手臂向上抬起,呼气沉时手臂向下落下),通过肢体配合强化“呼吸-身体”的联动,避免只动手臂不动腰腹的僵硬问题。
拓展知识点:“提沉”是古典舞所有动作的基础(如冲靠、旁移均需以提沉为核心),掌握好提沉能让后续动作更具韵味和连贯性。

易错点提醒:练习时不要憋气,保持呼吸均匀;避免用肩膀发力带动身体,需专注腰腹核心的控制。
问题3:实训课排练群舞时,总是跟不上整体节奏,要么快半拍要么慢半拍,影响团队配合,该如何解决?
解答:群舞节奏配合需“个人节奏稳定”与“团队默契培养”双管齐下,具体方法如下:
1.个人节奏训练:课后用手机录制实训课群舞的音乐,反复听并“数拍子”(如4/4拍音乐,每小节数“1-2-3-4”),标记出节奏变化点(如重拍、空拍);再结合舞蹈动作,对着镜子慢动作跟练,确保每个动作的起始、结束都对应准确的拍子,避免因动作不熟练导致节奏混乱。

2.团队配合练习:实训时多关注身边同学的动作幅度和速度,避免只盯着自己;排练间隙可与同组同学分组练习,一人喊拍子,其他人同步做动作,逐步熟悉彼此的动作节奏;若某一段落总是跟不上,可请教师单独放慢速度指导,重点练习节奏衔接处的动作。
拓展知识点:群舞的“齐”不仅是节奏一致,还包括动作幅度、力度、表情的统一,练习时可多观察教师的示范,或录制团队排练视频,课后对照视频找差距。
易错点提醒:不要因担心跟不上而刻意加快或放慢动作,需保持自身节奏稳定,逐步融入团队;若节奏偏差较大,及时向教师或同学求助,避免积累问题。
以上解答均来自舞蹈教师的一线教学经验,若同学们在实训课中还有其他问题,可随时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,或通过班级学习群反馈——师生携手,才能让舞蹈实训更高效、更扎实,让每一次舞动都充满力量与美感!
撰稿 | 崔凡丽(学前与护理教研室)
初审 | 王 洁
终审 | 杨新潮
编辑 | 王淑萍